现在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卖各种各样产品的比比皆是,微商正“流行”。如果有一份工作,你做的好就可以月入几万甚至10万、几个月买豪车、买大房,投入只要几千元就可以坐在家里创业,真的有这样的工作吗?如今,一些“微传销”在微商的外衣下悄悄蔓延。
案例:亲友劝说做代理 除了卖货还得发展“下线”
长春市民刘女士今年27岁,打了几年工后,去年开始辞职做起了微商。开始,她是做国外商品代购,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利润不高,只能赚点小钱。今年年初,她姐姐给她介绍一款内衣产品,说做好了收益可观,不仅卖产品,还可以发展代理。
接下来,刘女士姐姐每天会给她发一些产品资料,还拉她入了一个群进去学习,看到很多人晒做了多长时间买了豪车,天天坐在家里就可以收钱,四处游玩,卖货收入截图等,刘女士心动了,花了几千块钱加入了这个团队,做了代理,拿了几箱货。但接下来她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当初想的那样,由于这款内衣产品没有名气,她按照姐姐教的方法在朋友圈里推介,跟自己的亲朋好友推销,虽然卖出去了一些,但一个月下来也就赚了几百块钱。
姐姐告诉她,“你不能光靠卖产品,还得发展代理啊。”按照公司政策,代理分为CEO、总代、省代、市代等,代理等级不同拿货价不同,发展来的代理就属于自己的“下线”,从“上线”手里拿货。同时,还有一些严格的规定,禁止越级、串货、不准许代理们去开淘宝店等,刘女士渐渐觉得,这种模式怎么跟“传销”很相像,心里的问号也越来越大。
分析 是不是传销 由卖产品还是发展人头来判断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生导师金兆怀对此表示,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和打击的,那么销售形式究竟是不是传销需要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只是在形式、方式上稍加变化,实际上仍是传销,就要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警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总结了微商传销和直销的区别:首先看有无入门费。一般来说,传销的入门费都比较高,到现在往往是以认购产品作为入门的门槛,然后获取加入、再发展下线的资格,而直销是没有这一步骤。“微商传销”的入门费是这样变相征收的:要成为某品牌的代理就要先拿货,公司会制定具体政策,比如总代价格是什么,需要拿多少货;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分布享受什么价格、需要拿多少货等等。同时,看产品和价格是否等值。传销的产品往往价格较高,一套只值几元、十几元的东西,莫名其妙的卖几百上千块。再一点,传销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发展“代理”,他们只在意有多少人在“卖产品”,并不在乎有多少人“买产品”,一级一级的发展。而直销最关心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直销必须依赖产品抢市场。
传销公司最讲究是谁先加入,谁后加入,谁归谁管,谁在谁名下等等。每个人享受的待遇不同,政策也不同,是一种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这位业内人士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区别方法就是:“判断是正常的营销还是传销,要素之一就是它的盈利模式到底是卖产品,还是靠发展下线、发展人头,是不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盈利模式。”
打着微商名义干传销将严处
为加强网络传销打击力度,国家工商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目前吉林省工商局已接到通知,并将对网络传销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据了解,网络传销因其主体和标的虚拟性、行为跨地域性等特点,与传统传销相比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网络传销案件往往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员多、波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吉林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多种途径筛查案源线索,从中发现和确定涉嫌从事传销违法活动的网站、网页,综合运用网络调查、实地核实、可疑资金交易分析等手段,加强在线与远程电子数据证据采集、固定和分析工作,获取相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追根溯源,确定重点打击对象。同时,工商部门将强化与通信、网信管理部门的协作,切断网络传销信息传播渠道,净化网络信息环境。为提高群众抵制和防范网络传销的意识和能力,工商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宣传网络传销的危害、特点和骗人伎俩,揭露其违法本质。
做微商需要理性和慎重
据了解,微商不等于微信+电商,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传销或直销,微商只不过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的一种新型的渠道,而微商的渠道可能更加分散,不一定会集中在像淘宝、京东这样的大平台,而很可能分散在各类微店、微信及各类移动垂直社区当中。业内人士提醒,对于很多执意从事微商生意的朋友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个体得以解放,借助各类平台,可以零门槛的从事一些小生意,但并不一定个个都能发大财,还是需要理性和慎重,避免自己陷入到传销到陷阱当中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