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妆品的广泛应用,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问题也开始凸显,近年来在国内,化妆品皮炎等相关皮肤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根据全国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有关统计显示,润肤、彩妆等化妆品一直位于过敏化妆品前列,洗面产品过敏现象也出现了上升趋势。这和有的日化产品过度夸大宣传不无关系,消费者被误导,乃至用错产品。
基于此等因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了《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简称《禁用语》),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中医世家;特效;超强;防止(皮肤老化)细胞再生;迅速(修复受紫外线伤害的肌肤)”等字眼将被禁用。
市场上“禁用语”很常见
对比《禁用语》和市面上的宣传产品,记者发现,如果严格按照规定,基本上每个品牌化妆品的系列产品都有使用被禁用的字眼。
如“霸王”洗发液,标签上写着“中药世家”4个大字,宣称可以防脱发,功能介绍标注的则是“祖传秘方、生发固发,乌黑浓密”,还有“防脱专业套装”等字样。同时还注明“中华中医药学会技术支持”,而新规拟规定“禁止以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
据介绍,由于中国消费者容易接受中草药比化学品更有利健康的概念,因此在化妆品中,主打中草药纯天然概念的产品很受欢迎,在日本天然中草药化妆品已占整个市场50%以上。
还有夏季高温烈日,防晒产品宣传火热,欧莱雅、OLAY玉兰油、丁家宜等防晒产品广告中都使用“全天候防晒”、“有效阻挡紫外线”、“完美防护一整天”等等被禁用字眼。
提防换个词汇继续浮夸宣传
一位企业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政府罗列了上百种禁用语,但以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企业还可以用很多其他相近词汇代替。例如早在2007年推出的《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就禁止在化妆品标签上使用“中草药“字眼,不久“天然植物”、“植物萃取”等字眼立马火热登场。而仅“美白”就可以换用净白、柔白、透白、莹白等,同样又会陷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局面。
因此建议,最好从根本上监控日化产品的广告宣传,不要简单出台《禁用语》,也可以像医药用品那样对部分日化产品广告宣传实施定期监控,并将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公布于众。
化妆品不是皮肤救星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朱慧兰介绍,引起化妆品皮炎除了产品本身问题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属于化妆品选择使用不当所致。很多人把化妆品当皮肤救星去用,实际上痤疮、雀斑、肌肤晒黑等皮肤问题并非简单涂抹一个产品就可解决问题。从医学角度分析,25岁以前的女性处于生理代谢旺盛期,本不需要使用太多化妆品;18岁之前的女孩更不需要化妆品,只简单保持肌肤清洁,适当补水即可。而人体有内到外的调养,饮食、运动、心理多方面努力,才是美肤关键。一旦出现皮肤问题要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FS:PAGE]
建议每次更换或使用新化妆品前,尽量先做过敏试验,测试的方法是,在耳根后或前臂内侧涂上准备使用的化妆品,连续约3天,没有出现红斑等过敏反应,则可以使用。化妆品以基础护理为主,彩妆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特别是口红产品,不少含铅,不适宜长期用。
■相关链接
部分拟禁用的词汇
1.禁用虚假夸大用语:
特效,高效,全效,强效,速效,神效,奇效;一洗白,一洗黑;专业(发烫、美甲产品除外);××天见效,××周期见效;全天候;安全,无毒;溶脂,吸脂,燃烧脂肪,瘦(身、脸、腿),减肥;延年益寿,永葆青春;细胞再生,DNA再生;去(祛)除皱纹;丰乳,丰胸;迅速(修复受紫外线伤害的肌肤)等。
2.禁用明示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和效果的用语:
除湿;润燥;消除斑点;除菌;抑菌;排毒;改善过敏现象;延缓更年期;防癌;降血压;毛发再生,生黑发;清除毒素等。
3.禁用医疗术语:
药方,药物配方;中药,中草药,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经××例临床观察具有明显效果;便秘,哮喘等。
4.禁用庸俗或封建迷信色彩词语:
为你而疯狂、为你而沸腾;神、仙、鬼、巫、妖精、魔、卦、邪、魂、毒等。
5.禁止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用语:
以化妆品检验机构和检验报告等名义为产品作宣传;以医学名人的姓名为产品作宣传;以使用者的名义为产品作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