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获得的消息,“康恩贝和“致中和”两家浙商企业正在申请直销经营许可,其中致中和还处于材料申报阶段。
但记者调查发现,致中和已在开展直销活动,通过金字塔的架构方式不断发展下线会员,以“饱和倍增”的理论宣称通过发展会员获得的提成可高达千万元。致中和此种做法是否违规?
致中和模式
虽然离拿到直销牌照还有一段时间,但就在杭州市江干区采荷嘉业大厦16楼,除电梯门开处一个致中和LOGO外没有任何指示标牌的楼层,正在进行着直销培训和会员发展。
8月下旬,《华夏时报》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这里每周会定期上培训课,每月课程表会有改动,每次会议室都塞得满满当当,拥挤时不下百人,男女老少、杭州本地人和外地人均有。
培训课程内容是讲解称为“致中和模式”的直销,核心是“如何赚钱”。
要想做致中和的直销生意,必须先成为致中和的会员,条件是购买致中和的酒水。分为三个套餐级别,以3000PV、6000PV、9000PV作为计算单位,每级价格不同,起步价约3888元,第二级约7000-7500元,第三级约10620-10850元。
下一步就是发展会员。每个人只能发展两名会员,称为“一代”,分别用A和B代替,这象征两个部门(或叫两个市场),A和B再分别发展各自的两名会员,称为“二代”,二代再往下各自发展两名会员,称为“三代”,以此类推。这样在致中和的直销模式中,你因为是别人介绍进来的,在属于别人的塔基、塔身的同时,也通过引荐别人成为会员,当上自己这座金字塔的塔尖。
会员购买的三个套餐分为三种提成,分别是10%、15%和20%,每发展一代会员,上一代乃至“塔尖”都有逐级提成。发展的代数越多,“塔尖”获得的提成就会越多。每个会员,每周的收入达到一定金额的话,还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钱消费致中和的产品,下一代消费,上一代都有提成,这称为“流水”。
致中和的人员也申明一点,以后不想干了,多余的酒水可以退。当记者想详细问清楚时,一直热情满满的工作人员就脸色暗下来,语气也生硬了很多。“你拿出一两万来创业,还老想着退货,那生意就做不好了。”“加入致中和最后还来退货,说明你动机不好,生意肯定是做不好了。”
培训时,讲课者大都强调致中和的百年品牌,以及收购方宋都控股的实力,提醒听课者加入致中和不会受骗,而且致中和3年后要上市,到时会员都是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根据杭州建德市政府的相关批复,浙江宋都控股有限公司组建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收购原致中和公司。宋都控股旗下拥有浙江最大上市房企之一的宋都基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600077)。
对于宋都控股收购致中和的初衷,官方的建德新闻网2010年曾报道称,“致中和要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所以需要找宋都控股这样的“金主”。而另有说法称,是建德市政府促成宋都控股收购致中和,以达到尽快上市的目的。宋都控股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俞建午也在2011年3月公开声明称用3年到4年的时间,将致中和打造成为优秀的上市公司。
违规还是擦边球?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为申请直销牌照,宋都控股专门成立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但令人不解的是,公司执行董事陈少非一再向本报记者强调,并不是宋都控股收购了致中和,而是宋都老板俞建午以个人名义收购的,致中和只能算宋都的关联企业,而不是下属企业。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发布宣传直销员销售报酬的广告,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
本报记者也从商务部获悉,未取得直销资格从事直销活动属于违法行为。
对比致中和的直销模式和行为,似乎跟法规抵触。对此,陈少非告诉本报记者,因为国家的政策自相矛盾,“工商规定没有牌照不能直销,商务部又规定没有业绩不能申请牌照。”致中和正在申牌,所以需要一点业绩,“否则(申领牌照)也过不了。”
国内某家已取得牌照的直销企业高管张磊(化名)告诉本报记者,直销是没有发展一代、二代乃至N代这样的模式并通过团队计酬的,直销就是把产品从企业终端卖到消费者终端,省却中间的环节和费用。且直销企业开大规模培训会议都是要事先报备的,致中和开培训会议以及吸收会员的方式,都是违规的。
陈少非否认致中和是在搞传销,“那是拉人头,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就是为了推销产品。”陈少非说,致中和现在已经招募直销员1000多人,但直销员大会一次都没开过,只零星开过十几人、二十几人的小规模培训会议,“现在不能召开大规模会议。”
杭州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未取得牌照的前提下,搭建人事架构、内部人员培训等是允许的,培训者也不需要按照《直销管理条例》得拥有培训员证,但若开展直销业务,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