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种新的投资理财途径——邮币卡电子盘受到广泛关注。在一些人眼中,它是一块尚待开垦的价值洼地,前景一片光明;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它只不过是一个新的骗局,随时都有失控的风险。什么是邮币卡电子盘?它是致富捷径还是财富陷阱?
邮币卡电子盘是什么
要弄清楚什么是邮币卡电子盘,先要清楚什么是“邮币卡”。邮泛指集邮品,包括邮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等邮政用品;币指钱币,包括流通的货币、贵金属币、非贵金属币等国内外可以合法买卖的货币;卡指电话卡、IC卡、银行卡等卡片。这些邮币卡因为有价值、有“颜值”,自然也就有了收藏者,随着邮币卡买卖的增加,也就形成了邮币卡市场。
邮币卡电子盘也叫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就是卖家将邮票、金银币、电话卡等有价值的藏品,拿到文物交易所鉴定,然后以实物挂牌的方式上市交易,让投资人和收藏者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邮票钱币等藏品。
一些从业者和专家认为,这种方式丰富了藏品交易的种类和数量,让买家和卖家不再“跑断腿”,增强了藏品的投资属性,是在互联网大潮中,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深度结合。
电子盘“解决了现货交易的弊端”,让邮币卡电子盘业务突飞猛进
在从业者和投资者看来,邮币卡的现货交易有很多弊端,如卖家找不到买家,交易成本过高;现货交易价格混乱,卖家漫天要价;没有鉴定机构,假货问题严重;藏品品相没有评判标准,交易纠纷太多,交易时间过长等等。
邮币卡电子盘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卖家再也不用费力地去找买家;交易价格透明,不用担心受骗;有了文交所的鉴定,买家对藏品的真伪、评级、价值也更放心,不用担心藏品的品相问题,采用T+0交易,当天买可当天卖,交易时间短。
有了这种所谓的优势,邮币卡电子盘随即受到热捧。电子交易平台不仅数量在增加,交易额更是狂飙突进。以南京文交所邮票交易中心为例,2013年10月上线,第一年的总交易额2亿元,第二年547亿元,截至今年6月份是3081亿元,其中的邮资封片指数在其上线后8个月暴涨超100倍,远超同期A股涨幅,更有单品5个月内涨幅达181倍。
之所以有人对邮币卡业务如此钟情,是因为他们认为邮币卡具有收藏价值,每年都会涨,而且很可能短时间内转手一卖就能翻倍。在邮币卡电子交易市场上,自然也流传着各种各样财富神话:某文交所的鲁某从去年开始做交易,并兼做经纪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每月的盈利均超过百万元,一小伙或一老汉搭上了电子盘疯涨的顺风车,本金几个月翻几十倍,成为千万富翁……
难道这真的是一块尚未被有效利用的投资良机,能让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
邮币卡电子盘暗藏风险,很容易成为中小投资者的陷阱
电子交易平台先天不足,对庄家操纵价格不能管也不愿管
虽然文交所的电子交易平台也有风险管控办法,规定对“经查实参与操纵市场行为”的会员可采取限制交易的处罚。然而对于庄家操纵价格,文交所很可能既不能管,也不愿管。
不能管,是因为文交所是企业,有证监会管理的股市尚不能杜绝庄家操控市场的行为,让身为企业的文交所去定义何为操纵邮币卡电子交易市场,并进行查实,明显超出了文交所的能力。且一旦对会员进行处罚,对平台的信誉也是沉重的打击。为了生存,文交所也没有动力对有坐庄嫌疑的会员出重手。
不愿管,则是因为庄家要获益,就要大肆炒作、拉抬价格,成功诱多后出货,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庄家炒作,还是中小投资者接盘,都要频繁的进行交易。平台不仅能以此聚拢人气,吸引新人入市,更能获得丰厚的交易手续费。在某种意义上,庄家炒作就是平台的财源,平台自然也不愿意去管。
文交所还可能“监守自盗”,甚至与庄家合谋
不能管,不愿管也就罢了,文交所还可能“监守自盗”。虽然文交所声称受到监管,但各省、市级金融办作为文交所的直接监管部门,只监管到申报具体交易品种、交易模式,并没有对具体业务的监管,交易过程没有人管,也不用报交易数据,文交所几乎处在监管“真空”中。
这就给了文交所巨大的操作空间,作为企业,文交所也可以参与到邮币卡平台交易,能通过后台随时了解客户的交易和持仓状况,甚至能以虚拟资金参与交易,制造利空或利好消息。这样的文交所“既打牌又看牌”,还能随时“出老千”,自然能将中小投资者玩弄于掌故之间,获得超高收益。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藏品的价格常常取决于产品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收藏行业的透明度又很低,文交所和庄家面对中小投资者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双方的利益又紧密联系,很可能合谋欺诈中小投资者。如一个品种库存有50万个,文交所宣称这个品种只有2万个,此时庄家大肆炒作,拉抬价格,价格上升后,文交所和庄家再悄悄把50万库存全部放出,狠赚一笔。
在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上,现实中受收藏者欢迎的钱币品种却温和溢价甚至折价
这些对庄家和一些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暗通款曲的怀疑,并非捕风捉影。资深艺术经济学家、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马建认为,在邮币卡现货市场上很不受集邮者欢迎的邮资封片在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上普遍出现高溢价,受收藏者欢迎的钱币品种却温和溢价甚至折价。很可能是因为钱币的分散性大,庄家控盘难度大,缺乏做多意愿。
此外,邮币卡现货交易价格是电子盘交易价格的基础。但从实践来看,很多品种的电子盘交易价格都已经大幅远离现货交易价格。电子盘交易与现货市场基本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逻辑联系了。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对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严格的监管值得商榷
业内人士呼吁加强监管,很可能是肺腑之言,因为行业的良性发展,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对加强监管,很多人也会不假思索的赞同。但问题是,监管并非是白来的,而是需要全社会付出成本。这很好理解,要对一个行业进行监管,至少需要立法机构立法,建立执法机构和队伍,对执法人员也要有监督,防止其腐败和渎职。这些都需要花钱,而这些花费常常要从财政支出,由纳税人负担。
国内对金融业的监管成本研究较少,引用较多的是学者孟艳的《我国银行监管成本的量化研究》(2007)。据她的大致估算,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金融监管力度加强,对银行的监管费用也迅速增加,仅执法成本一项,中央银行的支出就从1997年的24亿元上升到每年70亿(1999年—2001年),此后可能更高;从2004年起,银监会也对被纳人监管范围的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取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大约每年收取50亿元。
银行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银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自不待言。因此即使监管成本较高,也属于必要的社会成本,值得花费。但对邮币卡电子交易市场就值得商榷了。
原因有二:第一,这是一个小众市场,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有70万人参与。收藏品市场对经济发展作用也很有限。实际上,欧美的艺术品市场也存在内幕交易、虚高定价、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但加强监管也并非是主流声音,因为在不少人看来,这是“富人的游戏”,他们能够保护自己。
第二,邮币卡投资属于艺术品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相比,艺术品金融市场更具有特殊性。艺术品市场中的投资回报不仅包括金融收益,还包括心理上的回报。这就导致艺术品市场中的投资回报不可确定和预估,艺术品的定价主观性强,更不利于监管。如果强要监管,结果很可能是付出巨大的监管成本,依然无法改善艺术品内外合谋、庄家操盘等问题。
相比之下,相关部门发布预警,行业加强自律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那么,是不是就任由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毫无监管,任由庄家炒作呢?当然不是,毕竟在这个电子交易平台中,中小投资者的数量也不少,他们不能成为被任意宰割的羔羊。
有学者认为,文交所一方面无法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平等和透明的交易机会,一方面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投机和价格操纵行为,极易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设计出渐进式时间表,适时全面叫停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
但这种粗暴的方式,很可能损害信息不灵通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何况,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毕竟还是扩大了邮币卡交易的范围,满足了不少买家和卖家的扩大收藏的愿望。
那么,要想让邮币卡电子盘发挥其作用,又不致产生过大风险,在不投入过多行政监管的情况下,行业自律和规范机制就异常重要了。这些机制包括确保交易中心的独立性,不让其与庄家合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要让邮币卡电子盘的风险警示制度、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切实起到作用;要有严格的风控制度,交易中心要想办法确保上市藏品实物的真实与安全,等等。
而国家金融监管相关部门可以做的,是适时进行风险提示。不久前,涉嫌庞氏骗局和传销的MMM平台火爆异常,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以“金融互助”名义投资获取高额收益风险预警提示》,告诫民众,“此类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并表示对掌握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对可能存在诸多问题的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相关监管机构似乎也可以进行风险预警提示。这样,不仅未入场的投资者会更为理性,市场上击鼓传花式的投机心态也可能会降温,有利于现货交易价格和电子盘交易价格更为接近,这样或许更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结语
几乎处在监管真空的邮币卡电子交易未必是条“致富捷径”,风险很大,但对于这样的小众市场,进行强监管未必合适,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自律、对投资者做好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