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艺片不缺投资 金融资本席卷电影业
早些年的时候,“找投资难”几乎成了采访每个文艺片导演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是最后成稿的标题,而且字里行间往往怨气十足。当然了,贾樟柯、王小帅、王全安这 样获得过国际影展认可的导演,作品一直在国外的版权卖得不错。就连专注拍摄藏族人民生活这样的小众题材的万玛才旦,连续几部作品都是影院一日游,谈起投资 也是十分淡定,他说自己通常会寻找一些地方上的资源(不明觉厉),再申请一些电影节的创投、后期的补助,总之“机会还是挺多的”。所以虽然“好人”扛不过 “黄金”,但是也没让投资人亏过,早就进入了他们“有投有赚、再投不难”的白名单。
观点文艺片不再闭门造车,互联网也在深深影响他们
除了资本在文艺片门槛处制造的疑云,“互联网思维”给文艺片宣发带来的影响,也是越发显著,甚至,比给商业片带来的影响更深刻。根据《长江商报》的统计,在过去,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卖出超过50个国家的版权,每个国家最低不少于8万美元,总收益至少在数千万人民币,而早期的《小武》直 到现在还能不定时收到国外公司寄来的版权费,但在国内院线,发生在《三峡好人》身上的,却是被“人们只在乎黄金,不需要好人”的悲情故事。而在华语区中题 材都算是相对小众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透露,他说自己的作品可以卖到电影频道还有一些网络,如果发行公司发得好的话,也有一部分院线的收入,参加影展的话就 可以在海外发行,作为一部文艺片,回收基本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在内地院线里,贾樟柯每次出来宣传都会成为一次悲情事件,万玛才旦的作品更是一直踪迹难 觅。
观点这到底是文艺片的好时代还是坏时代?
热钱涌入,文艺片的投资风险被分散、降低,互联网对信息到达方式的改变,又使得宣发成本降低——这些刚刚开始涌动的暗流,是否可以让文艺片在这个国家的命运将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就在今年五月,曾经为《闯入者》公 开抨击院线排片“不公平”的王小帅还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一部文艺片如果有一个正常的发行空间(排片比、时间),正常的票房量级应该在五、六千万左右,成本 回收也就没有问题了。由此倒推,把这种类型的片子控制在一、两千万的成本,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宣传费也不会那么高,这样就能够养得起这种片子。“这样的 话,文艺片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出来,也会给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增加一抹亮色。”
观点这是一个美好的贴片时代,艺术商业化已经无节操了
其票房大卖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成功,这离不开粉丝群的巨大贡献和营销方式的突破,其在影片营销上的精确和到位无疑为中国"小众式"电影营销提供了借鉴。然而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饰其在艺术上的缺陷。影片的内容空洞虚假,叙事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情节往往随意编造。加之演员缺乏真正的表演,只能装腔作势,从而使之成为一部缺乏诚意和韵味的电影。《小时代》的不足进一步暴露出图像时代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的弊端。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良机面前,电影人不应只把眼睛盯在票房上面,也不应只满足于暂时的商业成功,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艺术品质将是重中之重,这当然也离不开电影人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