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 披着社交电商外衣的网络传销

新零售时代 披着社交电商外衣的网络传销

直销界讯    当前,新零售社交电商概念燃遍了互联网内外。在这一概念下,打着新零售旗号的企业亦或相关的电商平台纷纷冒出。但是在相关制度规范尚未出台的空窗期,社交电商平台却正在经历一场异变。“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从“野蛮生长”到涉嫌传销,从快速致富到被指“忽悠”、“骗局”,陷入挣扎的社交电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新思维角逐

社交电商在争议中“走俏”

“新零售”概念是马云在去年10月份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据悉,新零售模式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模式。新零售的产生需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由原本的B2C转化为C2B模式。新零售自提出至今,新闻热度居高不下。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发现,在此背景下新零售作为新兴的概念开始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无论传统实体企业还是网络电商企业,包括直销企业在内也纷纷加入了新零售市场的角逐。安利公司与南京中脉都提出了加快新零售社交电商的市场布局。但是社交电商这一新兴的概念的异常火爆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的觊觎,由于社交电商采用的分销模式,也极容易弯道越轨,异变为“传销”。今年8月名为云集微店的社交电商微商平台因涉嫌传销被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几日前有报道称江苏某地公安发布了一条警示信息,对部分社交电商团购平台发出了可能存在类传销行为的预警。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多个分销的电商公众号先后被微信封号,包括云在指尖、小黑裙SOIREE等。社交电商到底是新零售还是网络传销,一时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止人们的热情,社交电商凭借其爆发式增长曾多次获得资本方青睐:去年12月,云集微店获得由凯欣资本领投、钟鼎创投跟投的2.28亿元A轮融资;环球捕手获得顺为资本、经纬中国等近亿元投资;小黑裙也曾在2016年获得腾讯投资2000多万元。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社交网络将是中国人最大的消费场景。”有赞CEO白鸦表示,未来新零售是传统零售的春天,不是互联网人的春天。人口红利消失,消费变成了生活场景,越来越多人从搜索式购物到发现式消费。从品类的经营到场景的经营,会让电商的频率、客单更大地提升。派代网CEO邢孔育认为, “社交电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出来的新经济形态,目前电商80%的份额都在移动端,围绕新经济的平台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同时任何商业创新都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的红线。

万变不离其宗

新零售外衣难逃“拉人”质疑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发现,此前一个名叫“富诚电商新零售”的“C2B+F”模式的新零售电商引发了关注。据富诚电商公众号介绍所写,富诚电商采用的是C2B+F模式,是把传统营销中的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和零售商赚的利润,通过市场需求和电子盘线上交易机制,回馈给交易商,每款产品的收益空间高达3—10倍。但是这个新零售模式,是有条件的。一级加盟商每个月新增两个入金5万元以上的客户,才可以解锁一枚产品。30枚的话,需要新增60个入金5万元以上的客户,只有这样完成解仓才可以把钱拿走。发展人数并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新零售就是“拉下线”。

在这众多违规的社交电商中还不乏一些直销企业的身影。“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发现,此前某直销企业旗下推出某款号称新零售的社交电商平台被指涉嫌传销。该企业网站上大肆宣传“拉人头得抽点”的奖金制度,自称是“人帮人的行业”,更声称“有直销牌照,拿到该地区的直销批文就合法运作。国家工商局都到总公司考察过了,你还担心什么?”

据了解该平台在缴纳一定费用后即可成为店主,转发商品信息到社交圈内发展新人加入还可以额外获得奖励。据该平台某位店主介绍,他们做的是社交电商,其发展的目标群体并非亲戚朋友等熟人,而是社交网路上的陌生人。他们介绍这种社交电商比起微商,省去了囤货发货的麻烦事项,这样躺着也赚钱。

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认为,这种变着花样收取入门费,发展下线的形式是借助互联网升级换代的传销新形式。相比传统传销,社交电商的传销模式更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部分社交电商借助互联网渠道发展传销,实现跨地域性的传播,涉及人群更广泛,圈钱的金额更高。而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律师也指出,不同于传统传销采取拘禁等人身限制手段,部分社交电商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展传销,往往通过商业利益吸引和说服等形式“捆绑”下线。

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秘书长、创奇社交电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于立娟也承认,社交电商在直销行业内存在违规的问题。一些相对企业非常独立的经销商,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认知,监管和约束不严,这些经销商可能有违法行为,如果不加以管理,其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骗术升级迭代

法律亟待完善监管需齐头并进

于立娟表示,由于此类问题丛生,监管部门也在研究管理制度。但由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制度建设面临挑战。一是网上行为更加私密,发现案件比较难,往往要依靠消费者投诉举报;二是不少事件通过网络裂变,发生速度太快,监管跟不上;三是有些违法微商把信息传播和交易行为切割开。比如在微信上交流,但在其他渠道交易,导致违规行为碎片化,难以举证;四是工商等管理部门是区域化管理,而很多违规事件通过互联网跨区域实施,给监管提出更多挑战。

专家认为,骗术升级迭代,监管也要加快脚步。对披着电商外衣的传销者迎头痛击,是保障正当经营的社交电商合法权益的需要。完善立法才能为遏制传销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但在专门的行业监管制度规范尚未出台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责任尤为重要。

“直事儿”(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尽管一些传销组织通过各种包装撇清嫌疑,但依然难改其本质:层层分销,不依靠商品盈利,而通过发展多级下线收取手续费获利。社交电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而来的新经济形态,其业务形态、经营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与传统传销相比,利用社交电商进行传销的成本更低、发展更快。一方面,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不断吸引着新用户的加入,有的人渴望一夜暴富,难以抵挡所谓“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另一方面,传销披上社交电商的“外衣”,打着“特许经营”“连锁销售”等幌子,欺骗性更大、迷惑性更强,其模式也更容易被复制传播。

由于此类传销行为隐蔽性强,如果没有消费者举报,相关部门很难发现;举证难、认定难,一些传销者利用不同的社交软件交流、不同的交易平台转账,导致证据匿名化、碎片化、不易被收集;网络瞬息万变,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跟不上传销模式的变化,让违法者有了可乘之机;不少违规违法行为通过互联网跨省、跨区域实施,监管仍多是区域化管理,难以及时有效打击。不过好在这些问题都在逐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据于立娟介绍,今年,社交电商行业标准《社交电商经营规范》的起草已经启动。这部行业标准的制定,将对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起到重大作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直销界立场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直销界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直销界)及本页链接;对于我方所转载的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直销界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1
0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2020中国慈善榜揭晓古润金荣获“侨商慈善领袖”殊荣
18-35岁成保健品消费主力军
两度更名,道圣堂从“活络康膜”到“道圣康膜”虚假宣传依旧被查
总业绩仅剩1000亿!中国直销还能否触底反弹迎来春天?
2021年4月份最新整理178个资金盘骗局黑名单,你都参与了…
广州梵大集团优减项目涉嫌传销
直销界团队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