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利环保嘉年华主题公园”活动于日前来到重庆,20多个丰富有趣的环保小游戏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广场亮相。这个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针对青少年设计的环保活动,不仅带给孩子们欢乐,更寓教于乐,教授参与者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而近日由由民政部主办的“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上,安利公司再次荣膺 “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而这也是安利公司第三次捧起这个慈善界最高的奖项。而在年初出炉的“2009年度金赢销奖”的榜单,授予了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最佳互动公益奖”。
在直销企业的社会认同度日渐提高的今天,直销企业的公益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公益行动更是屡屡受到好评。究竟是什么让直销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中这样乐此不疲?直销企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动力又源于何处呢?
有针对性的慈善行动
曾经郑重承诺“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绿色”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作为公益事业的切入点;而主要经营女性产品的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和玫琳凯(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则设立了大量针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关注女性健康的公益项目;主攻日用品、营养保健品的如新则将慈善目标锁定在“受饥儿滋养计划”;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则是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香港传统中药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康产品的研究。
由此可见,这些由直销企业创立的公益慈善项目,相较于一般企业的公益路径,体现出了更强的针对性,将公益项目与产品相结合,用于满足自身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直销企业将实践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结合到一起,有战略性地部署企业的公益蓝图。企业在参与公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其运营活动和生存环境的社会因素这两者之间找到共享价值,从而不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由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创立的“受饥儿滋养计划”,目标是为全世界受饥儿童或营养不良儿童提供最迫切需要的营养。在这项援助计划中,区别于以往的以捐普通谷物为主的救援食物,如新集团邀请世界知名儿童营养失调专家肯·布朗共同研制了“蜜儿餐”,这种由大米、豌豆和22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营养餐,比一般救济食品营养更为丰富。“蜜儿餐”的推出,正体现出如新集团在营养搭配中的特长,充分的将企业特长和公益项目相结合。
玫琳凯春蕾项目、玫琳凯反家暴热线、玫琳凯妇女创业基金,这些致力于提高女性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慈善项目,都体现出玫琳凯公司“丰富女性人生”的企业使命。2001年玫琳凯公司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合作设立的“玫琳凯妇女创业基金”,是一项以无息循环贷款方式扶助城市贫困女性创业和再就业的非盈利项目。至今,公司已经为20个省42个城市的2万多名下岗女工和贫困妇女提供了创业机会。而与全国妇联合作开通的 “全国妇联玫琳凯反家暴热线”,则为全国范围内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支持,为了让女性远离暴力、伤害和痛苦,并获得和谐、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针对玫琳凯的女性公益项目,玫琳凯(中国)高级对外事务总监张晶介绍,玫琳凯是一家以“丰富女性人生”为全球使命的企业,不仅通过为全球女性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事业机会,帮助她们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同时通过开展与妇女儿童息息相关的公益项目,来切实改变她们的生命。在玫琳凯,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把一个平等透明的事业机会分享给全世界的女性,帮助她们获得经济独立的机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社会公益方面,无论是玫琳凯的妇女创业基金,或者“春雷创业项目”都不只是简单给妇女和儿童一笔经济的援助,而是帮助她们获得事业独立的机会,帮助她们获得自力更生的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她们丰富自己的人生。
对于直销企业有规划的打造带有自己品牌色彩的公益项目,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教授对此表示了肯定:好的公益事业应该符合社会的主流需要,所以将企业策略与公益项目相结合,正是这些直销企业选择有针对性的公益项目的原因。像安利做了大量的公益环保项目,玫琳凯、雅芳做了很多结合女性市场、关注女性健康、女性生活的项目,这都是将企业发展和公益项目相结合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项目都是由这些来自国外的企业带进中国的,在国外都有很长的历史,都是非常成熟的公益项目,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虽然这样的公益慈善行动实际上产生了品牌营销的效果,但是这样有针对性的公益行动,更满足了社会的主流需求。
是公益还是营销?
一直以来,企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都很容易与营销策略联系到一起,尤其是直销企业这类曾经在中国民众中认同度比较低的企业、一度饱受质疑的企业,在做善事时就更容易被人戴上有色的眼镜来审视。
在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的直销企业,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得对直销企业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而中国民众不很了解这类企业,所以这类企业在民众心中形象并不是很好,公众对其给予了诸多质疑。
而随着国务院在1998年颁布 《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提高了直销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尽可能的杜绝了一些违法的传销企业进入中国。但是这并不能扭转直销企业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希望能够提高中国民众认同度的直销企业,积极的践行企业责任,用以树立其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产品和服务。
随着市场的发展,慈善商业化,商业慈善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安利的环保嘉年华的“碳梦之旅”行动、完美的爱心血库项目、康宝莱的骨髓捐赠计划、雅芳的“乳腺抗癌全球性”活动,这些由直销企业打造的有特点的公益项目,为企业赢得了口碑,更赢得了对其产品的认同度。
对于直销企业的公益营销策略,杨谦教授给出了他的看法:1998年,随着中国政府针对直销企业的法律法规转变,要求直销企业必须开店,这就使得直销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策略,打破了一直以来仅有直销员和消费者封闭的销售关系,将营销方式转变成为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销售策略。这就更需要直销企业扭转公众对他们的普遍认知和态度。像安利公司,每年都要进行第三方市场调查,调查显示,由于安利做了大量的公益慈善项目,安利在公众中的口碑、美誉度比10年前有了明显的好转,所以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对于直销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他们赢得了市场口碑和公众的好感。
杨谦说:“直销企业做公益肯定不可能完全脱离企业的营销策略,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直销企业做公益归统统归为企业营销。直销品牌刚刚进入中国时,公众对这些企业大多持一种质疑的态度,口碑并不好。而公益行动,在为企业赢得社会美誉度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今天,不论是灾难过后的慷慨解囊,还是成体系的常态性公益慈善项目,职工的公益观念教育,员工志愿者队伍的建立,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直销企业活跃在公益慈善界的身影。但究竟是什么带给直销企业这样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呢?
正如安利中国公司总裁黄德荫所说,如果完全否认将公益作为提升企业美誉度的手段的话,好像有些虚伪,因为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希望不断地产生效益。但是如果单纯地将公益活动看成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投资的话,那是非常片面的。一家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对消费者、政府、员工、环境和社会公众负责的企业。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为它所服务所生存的社区乃至社会解决问题,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虽然公益活动与企业的美誉度提升有着很直接的关系,但这不能作为我们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
朱莉原本是四川大学校报的主编,通过安利公司和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项目”,她来到了四川省西昌市一个叫昭觉的小县城。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彝乡,朱莉开始了她艰苦的支教生活。朱莉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可爱的大学,加上昭觉地处高原,做一顿饭下来就要花两个多小时。但我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彝乡。我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只有一年,之后我们将回到大学完成各自的学业,下一届又会有一批新的支教队员来到这里,继续传承志愿者的精神。”而这样的支教项目,只是“安利情牵留守儿童”、“安利———红十字生命工程四川行”等106项公益活动中的一部分。
美国着名企业问题专家迈克尔·波特说:“没有一家企业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公益事业在我国正以雨后春笋之势奋力生长,而直销企业也将公益创新经营地有声有色,他们将眼光锁定在企业核心优势上,确保慈善机构的需求与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相符,从而最有效的利用资产。直销企业也将公益慈善事业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对社会责任工作进行了系统常态性地规划,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并同时收获最丰厚的商业利益。
针对直销企业在中国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杨谦列举了三点原因:
1.因为中国法律、法规环境的种种问题,直销企业在民众眼中的形象并不是非常好,民众对直销企业还是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为了品牌的美誉度,直销企业都非常急需在民众中间树立形象。
2.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同时也是建立销售人员队伍的需要。因为直销企业需要其销售人员对产品、对公司充满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公司拓展市场。所以,公益慈善工作在帮助销售人员树立对企业的信心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员工更加认可公司和产品。
3.直销企业大多数都有国外背景,从国外传入中国。这些企业在国外时,大多有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传统,在中国创立的这些公益项目,是他们在这方面工作的继续,只是将一直以来从事的项目带入中国而已。
国外机构针对直销企业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直销企业并没有指望能够靠公益事业直接带动业绩,他们认为只有将公益单纯化,才会获得真心的回馈。直销企业在中国从事公益事业,不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企业美誉度,或是作为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他们的行动都在中国社会产生着积极的意义。而系统和长期性地参与公益事业,更为这些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扭转之前饱受质疑的企业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